首页 > 文章详情

作为权利的童年

作者:
郑素华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42518字
所属图书: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作者认为儿童权利的话语,描绘了一种新的童年隐喻,使儿童的社会位置被重新界定,不仅如此,儿童与国家、家庭的关系也出现新的变化。在当代,儿童的保护权利,往往被视为儿童的一种福利权利。由于这一权利的实现需要国家的支持,国家越来越深地介入童年的管理中,这体现在法律、政策等诸层面。它们不仅将童年制度化了,规范了儿童与成人的关系的一些重要方面,而且塑造着儿童的经验、主体位置,界定了关于童年的一些关键指标如成熟的特征、入学的年龄等,尽管它们也是一种保护儿童的机制。
关键词:

儿童权利儿童童年

作者简介:

郑素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儿童的权利
  • 从拯救儿童到儿童权利
  • 参与还是保护?
  • 《儿童权利公约》的跨文化适用性
第二节 童年、福利与国家
  • 童年的国家管理
  • 儿童的福利权利
  • 儿童福利与“国家的儿童”
第三节 儿童与政治
  • 作为公民的儿童
  • 儿童的政治观点
  • 迈向实践的公民参与
第四节 儿童的社会参与
  • 参与阶梯与成人角色
  • 倾听儿童的声音
  • 学校中的参与实践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