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童年社会学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者

作者:
郑素华
出版日期:
2024年7月
报告页数:
37页
报告字数:
41624字
所属图书:
童年的社会学视野:国外童年社会学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中介绍了童年研究的社会史方法、人口统计学方法、社会调查等方法,它们各有优劣。库沃特普特别钟情人口统计学的方法,注重从宏观、结构的角度分析童年。
关键词:

儿童童年童年研究

作者简介:

郑素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儿童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编委、杭州市儿童友好研究联盟理事。台湾政治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童年社会文化理论、现代童年空间、童年多学科对话等。著有《儿童文化引论》《审美教育行为特征探析:人类学美学的视野》《童年与文化》《童年的栖居》(合编)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作为研究对象的童年:传统研究方法
  • 童年研究的社会史方法
  • 童年的宏观视野:人口统计学方法
  • 社会调查
第二节 童年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 儿童角色的转变
  • 参与观察
  • 访谈田野中的儿童
第三节 从边缘到中心:新童年研究方法
  • 以儿童为中心/焦点的研究
  • 儿童作为研究者
  • “儿童-儿童”的研究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