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24~2025)

作者:
徐娟 叶晓 耿楠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4327字
所属图书:
北京特殊教育发展报告(2024~202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北京市残疾人高等教育经历了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和提质发展三个阶段,在融合教育、就读层次、资源支持、就业帮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当前发展中仍存在听力和视力残疾学生学历提升渠道有待拓宽、高校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仍需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适切性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以及财政经费需要加大支持力度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依托高校已有硕士点,扩大听力和视力残疾大学生硕士教育规模;建设市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动北京市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升校园无障碍设施的质量;设置残疾人高等教育专项保障经费,落实高校特殊教育津贴制度等建议。期望这些建议能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教育公平和社会融合。

关键词:

北京高质量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

徐娟: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叶晓: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耿楠: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盲文教育。

文章目录
发展历程
  • (一)初步发展阶段(1985~1999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4年)
  • (三)提质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发展现状
  • (一)总体概况
  • (二)北京市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发展现状
发展特征
  • (一)融合教育有序推进
  • (二)就读层次全国领先
  • (三)资源支持相对充分
  • (四)就业帮扶日趋完善
现实挑战
  • (一)听力和视力残疾学生学历提升渠道有待拓宽
  • (二)高校特殊教育师资水平仍需提升
  • (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适切性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
  • (四)财政经费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对策建议
  • (一)依托高校已有硕士点,扩大听力和视力残疾大学生硕士教育规模
  • (二)建设市级高等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动北京市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
  • (三)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提升校园无障碍设施的质量
  • (四)设置残疾人高等教育专项保障经费,落实高校特殊教育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