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的编制与确认

作者:
侯玉波 彭凯平 朱滢
出版日期:
2016年12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308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第11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关于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是近20年来文化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理解东西方人行为表现的差异,而且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文化冲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西化问题,并进一步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

本研究采取本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观念为理论基础,并以Nisbett和彭凯平等人的相关研究结果为材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探究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量表。通过对2800名被试数据的分析,总结出了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的三维结构:联系性、变化性和矛盾性。其中联系性和矛盾性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研究一致,而变化性和其他两个维度呈负相关,这与人们日常观念和相关理论并不一致。本文还对中国人整体思维方式做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分析得出的结构模型信效度良好,表明这一测量工具适合于对中国人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影响有重要意义:随着心理学对东西方文化研究的不断加深,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弄清楚思维方式影响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机制,将是未来这方面研究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中国人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差异效度检验思维方式结构

作者简介:

侯玉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暨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和文化心理学、文化和认知。

朱滢: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目录
·引言
·量表题目的撰写和初步选择
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一)因素选取与命名
  • (二)项目分析
对中国人思维方式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一)样本的构成
  • (二)模型建立
  • (三)模型评价
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初步常模
  • (一)内部一致性信度与重测信度
  • (二)量表的效度检验
  • (三)量表的初步常模
讨论
  • (一)关于中国人思维方式结构的建构
  • (二)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征
  • (三)确立中国人思维方式结构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