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一种“情境—行动分析”视角的生成:山西井村妇女的群体性抗争

作者: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
报告页数:
21页
报告字数:
15404字
所属图书:
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凌晨六时,一阵汽车长鸣刺穿了井村静谧的天空,几十辆满载煤炭的重型卡车疾驰而来,坑坑洼洼的黄土马路被压得吱吱响,随风卷起层层土浪。颠簸的汽车不时向外渗漏煤屑,抛洒出的煤屑与卷起的黄土交织在一起,使整个山村笼罩在黄黑交加的迷雾中:路旁的核桃树、刚刚吐绿的玉米和大豆积了一层厚厚的煤灰,断流小溪中干涸的黑泥依稀可见,村落中院墙和屋顶也爬满了黑灰,尽管村民在自己家的窗户上遮了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可还是难以阻隔灰尘的进入……几个头裹毛巾的老年人挎着篮子穿梭于灰尘中向卡车司机兜售鸡蛋、矿泉水和方便面等,几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不失时机地捡着卡车上落下的煤块……这就是当下山西井村人生活图景的一部分,一个本来连县级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黄土高原偏僻小山村,由于煤炭资源的储量可观,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需求和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之地。这些卡车运载的就是浙江商人和当地富人联合投资开采的煤炭,它们将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外地销售,一个迅速暴富的少数群体——“煤老板”也随之形成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井村妇女的群体性抗争图景
·“情境—行动分析” 勾连“结构—制度分析”与“过程—事件分析”的尝试
·结构性怨恨的生成 农村女性抗争的社会情境
·“怨”与“气”的累积性爆发 农村女性抗争的即时情境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