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席卷全球的社会事实,自2000年以来,中国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有资料表明,“十一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5年的1.47亿增加到2010年的1.74亿,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全国老龄委:《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http//www.china.com.cn/policy/text/2006-12/12/content_7493038.htm。。另外,我国老龄化的速度之快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相比的。据预测,今后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每隔25年翻一番,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1.38%,届时每4个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北京市统计局编《北京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第115页。。中国未来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年抚养比相当高。中国日益加剧的老龄化趋势,首先遇到的问题即养老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正处于“未富先老”阶段,养老问题是中国21世纪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的主要养老模式,在解决我国养老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育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老龄化加剧,家庭规模核心化,“四二一”家庭和“空巢”家庭显著增加,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家庭养老功能逐步淡化、弱化。而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这使得养老问题日趋严峻。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唐仲勋教授在其《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综述》一文中指出,“新的养老模式的总称应该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形式”,邬沧萍教授也提出要“营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体系”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人口学刊》2000年第3期。。而社区照顾正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因其自身特征和优势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