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作者:
郑乐平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452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居委会等基层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微观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力量。因此,创新社区治理,优化和重构居委会等社会基层组织的治理结构和权责体系,积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构建一个以社区为依托的多元社会治理结构和体制,对于促进政府的转型,发挥社区和居民区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最终创造一种和谐、美好、充满活力的全球性城市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上海居民区的治理现状;二是问题和挑战;三是创新和完善居民区治理结构,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关键词:

社区治理治理结构自治能力

作者简介:

郑乐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慈善公益、社会组织。

文章目录
上海社区治理现状
  • (一)居民区概况
  • (二)近年来社区治理结构及居民自治的变化
问题和挑战
  • (一)社区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 (二)居民的社区参与度不高,社区意识、公益意识、法律意识淡薄
  • (三)物业小区治理存在诸多困境,依法自治机制和监管机制不完善
  • (四)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真正活跃和运作能力强的社会组织还不多,影响对于社区治理和社区共治的积极参与
  • (五)政府的服务和监管缺位和不到位,部门间的协同治理能力弱,执法能力不强
创新和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 (一)进一步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主导、枢纽、协调作用
  • (二)理顺街道与居委会之间的关系
  • (三)建立健全居民区协同治理机制和自治机制
  • (四)激活社会及社会组织的活力,提高居民的社区参与度
  • (五)提升社会基层组织和居民的依法自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