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海外人才回流后社会适应分析

作者:
王蓉蓉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46页
报告字数:
35174字
所属图书:
海外人才回流与社会适应:上海案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国外研究学者发现,当海外旅居者回国时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之后,关于文化休克现象,国外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那么对于我国回流海外人才来说,他们是否同样会遇到文化休克呢?他们回国后是否出现了社会不适应的状况?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的社会不适应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多的是一概而论地分析海外人才回流后受到的文化冲击状况,却忽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工作性质和所面临的不同工作环境对他们在国内社会适应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人口特征的回流海外人才的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回国后的社会适应状况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回流海外人才的工作按制度性质分为三种不同的社会工作环境:自主创业、体制内工作和体制外工作,分别讨论他们回国后的社会适应状况。

关键词:

人才回流海外人才社会适应

作者简介:

王蓉蓉:安徽合肥人。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人才与国际迁移、独生子女代的人口问题、区域人口与公共政策等。近年来,主持“海外人才回流与社会适应”“城镇化进程中安徽农村人口变迁与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研究”“‘十二五’安徽省出生性别比变动趋势分析”等省部级课题,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讲授的课程主要有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人口分析技术、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

文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适应研究的方法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 职业和经济成就
  • 创业群体对创业环境的适应
  • 体制内工作群体对工作环境的适应
  • 体制外工作群体在就业中的社会适应
第三节 家庭和社会关系
  • (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落差
  • (二)社会交往的趋同性
  • (三)未婚女性对婚姻的担忧
第四节 文化认同
  • (一)回国后文化的归属感加强
  • (二)回国后对国外生活的怀念
第五节 小结
  • 1.高期待值下的被动适应
  • 2.国内社会转型、区域间文化差异与国内外文化差异的三重夹击
  • 3.文化归属、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间的交互影响
  • 4.被动适应中“国外社会”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