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收益

作者:
都阳 屈小博 程杰
出版日期:
2015年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532字
所属图书: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户籍制度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制度遗产,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非常清晰,但由于其涉及人群广泛而成为改革的深水区之一。如果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差异没有根本消除,仅仅从劳动力市场制度上弥合不同户籍人口间的差异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也正因如此,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的主要形式是劳动力流动,推进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就业需求。这也使得城镇化过程与“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相去甚远,对社会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应包括的内容、财政承受能力、中央和地方的义务等作为考量的重点。通过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已成共识。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收益

作者简介:

都阳:199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担任《中国人口科学》与《劳动经济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在国内顶级和权威期刊、国际知名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多项重大社会经济调查项目。2003年获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经济学)”一等奖,2016年获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屈小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转变、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

程杰: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

文章目录
·户籍制度改革的内涵
为什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获取增长红利?
  • (一)扩大劳动市场规模
  • (二)增加人均产出的水平
  • (三)优化经济结构
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收益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
  • (二)估计模型
  • (三)估计结果
户籍改革可以获得多少红利?
  • (一)扩大劳动力市场规模
  • (二)提高TFP
  • (三)资本产出比、工作时间与技能密集指数
  • (四)改革的净收益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