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论人水和谐

作者:
陈阿江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2066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人水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文章从两种理想类型入手探讨人水关系。在“人水不谐”类型里,人与水环境的互动呈恶性循环:水污染导致居民患病,影响经济发展,诱发贫困;随着污染危害的加深,出现人口迁移,进而加剧社会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等次生社会问题。“人水和谐”类型为人与水互动的良性循环: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发展生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动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经济条件。从“人水不谐”向“人水和谐”的转型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根本途径,而解决认知问题——认清现代性特征、重视生态学知识等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

关键词:

污染人水和谐生态社区人水不谐

作者简介:

陈阿江: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二级教授,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曾任河海大学社会学系创系主任(2004~2019年)、中国社会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会长(2016~2020年)等职;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农村发展、社会评价等领域的研究。

文章目录
·导言
·环境衰退与疾病、贫困和迁移 “人水不谐”类型
·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水和谐”类型
·结论 从“人水不谐”到“人水和谐”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