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中国历史时,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性质与特征的思考,正是在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进程中,演化出历史上和今天的“中国”“中国”这一概念虽然很早就见于古代文物和汉文文献古籍,但直至近代,对其定义和内涵仍有争议。。中华文明的核心部分发源于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这里的平原河流和充沛雨水为农业文明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孕育出早期的中原华夏文明,并逐步向周边区域扩展。无论从人口还是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心几个维度来看,中原文化几千年都一直是中华文明主脉,甚至一度成为东亚大陆文明中心。中华文明在结构上不仅包括作为其主脉的中原华夏文明,也包括中原地区周边曾被称为“夷狄”的各文化群体,换言之,即包括今天的“汉文化”和中国境内的蒙古、藏、维吾尔族、满、苗、瑶、彝等少数族群的文化,它们在几千年混杂共存和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