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如何认识“跨境民族”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9295字
所属图书:
历史演进中的中国民族话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跨境民族”这一概念近些年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开始流行。一些人认为居住在国境线两侧的一些具有共同族源和相同语言文化的群体属于“跨境民族”,希望通过唤起“跨境民族”成员的认同意识和感情纽带,推动跨境交流和经贸往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沿边境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从现代政治话语体系来看,这一概念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引发境外邻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警惕。本文从“民族”和“族群”这两个核心概念的讨论入手,对“跨境民族”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跨境民族”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中国有多少“跨境民族”?它们有什么特点?
·“跨境民族”这一概念的基础是“民族”概念
·“民族”概念在西方的出现与其初始涵义
·“民族”概念从西方国家向其他地区传播后产生的变异
·“族群”概念的产生及其与“民族”的区别
·从“族群的‘民族’模式”中衍生出“跨境民族”
·1949年后中国的“民族识别”和“民族”构建
·“跨境民族”如何翻译?
·境外相应国家对中国提出“跨境民族”的反应
·十一 建议国内今后慎用甚至弃用“跨境民族”的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