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乡村师范学校办理的成效

作者:
刘克辉 戴宁淑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42页
报告字数:
36344字
所属图书:
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从乡村师范学校的数量多少和培养目标是否实现两个方面,分析民国时期乡村师范学校办理的成效。首先,在办学数量以及办学规模上,1928年5月15~28日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召开后,乡村师范学校的开办就进入政府规划之列,乡村师范学校逐步建立。其次,在办学质量方面,乡村师范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宜中国广大农村的教师,乡村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直接反映乡村师范学校主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可以折射出乡村师范学校办学实际成效的大小。
关键词:

毕业生乡村教育乡村教师乡村师范学校乡村教育人才

作者简介:

刘克辉:河南省商城县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史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合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乡村教育问题研究(1927—1937)》、《民族历史与现代观念——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合著)等著作,在《史学理论研究》《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中国近代史》《教育学》全文转载。

戴宁淑:河南省开封市人。199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文章目录
·乡村师范学校办理的成效:数量上的考察
乡村师范学校办理的成效:质的考察
  • (一)民国乡村师范学校培养的目标审视
  • (二)民国时期的乡村师范学校培养了大量乡村小学教师
  • (三)乡村师范学校是否培养了乡村社会领袖
  • (四)乡村师范学校与乡村社会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