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塑料资源回收处理的循环体系构建——中日塑料瓶处理的比较研究

作者:
何彦旻 王泗通 马建 赵迪
出版日期:
2024年9月
报告页数:
26页
报告字数:
25381字
所属图书:
环境社会学 2024年第2期(总第6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塑料瓶消费量的显著增长,建立经济有效的塑料瓶回收处理体系是尤为必要的。通过推动立法及对相关生产企业的义务化规制,日本塑料瓶的回收率与再生利用率与欧美相比维持在较高水平,鉴于此,本文以中日两国塑料瓶回收处理实践为切入点,对中日塑料瓶再生利用的法律制度体系、回收方式与责任分担、实际再生利用现状等分别进行了讨论和对比。结果显示,从法律制度的维度来看,日本已形成较完善和规范的塑料瓶回收处理制度体系,而我国有待进一步完善废弃塑料瓶的回收处理政策;从回收方式的维度来看,日本塑料瓶回收方式及相关行为主体较为固定,灵活性不足,而我国塑料瓶的回收能够充分发动源头收集的民间群体的力量,并且近年来“互联网+”的回收方式作为创新型回收模式开始渐崭露头角;从实际再生利用现状的分析维度来看,日本从2012年起废弃塑料瓶的回收再生利用率虽维持在整体销售量的80%以上,但由于废弃塑料瓶的前端分类回收主要依托地方政府高额的财政支出,因此废弃塑料瓶的资源化处理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较重的财政负担。而我国废弃塑料瓶的回收率虽已为95%以上,但由于分类方式较粗放等,废弃塑料瓶的资源化处理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只有政府、企业、社区等多方联动形成可持续的塑料回收处理体系,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塑料循环经济体系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循环经济体系塑料瓶回收处理体系

作者简介:

何彦旻:日本追手门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绿色税制与公共治理。

王泗通:社会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治理。

马建:日本龙谷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学、资源环境管理。

赵迪: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环境政策学、资源环境管理。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塑料瓶再生利用的法律制度比较
  • (一)日本塑料瓶回收处理的法律制度建设
  • (二)中国塑料瓶回收处理的法律制度
塑料瓶回收方式比较
  • (一)日本塑料瓶的主要回收方式
  • (二)中国塑料瓶的主要回收方式
塑料瓶再生利用效果比较
  • (一)日本废塑料瓶的资源再生利用
  • (二)中国塑料瓶的资源再生利用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