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
陈百灵 吕海燕 杨志伟
出版日期:
2010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125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09~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北京市社会救助从城市低保制度起步发展到现在,已经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民救助、临时救助等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较好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在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工作中,也遇到了诸如收入核实难、基层工作力量薄弱等难点问题。为此,下一步需要从统筹城乡、完善制度、加强协调、提升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关键词:

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临时应急救助社会互助

作者简介:

陈百灵:陈百灵,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吕海燕:吕海燕,北京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杨志伟:北京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干部,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文章目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符合首都实际的社会救助体系
  • (一)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基本生活保障进一步科学化
  • (二)各专项救助制度逐步健全,综合救助效应初步显现
  • (三)建立临时应急救助制度,有效缓解困难群众临时困难
  • (四)社会互助活动广泛开展,慈善捐赠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社会救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 (一)加快城乡统筹,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 (二)加强制度协调,提升社会救助效应
  • (三)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社会救助内涵
  • (四)提升服务能力,注重社会救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