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简论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整体推进
作者:
王全兴
谢天长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3064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5.224-248
秦晓南
李淯
古成
汤庭芬
摘要:
基于企业的本质和劳动关系的外部性,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呈现多维度结构,一般由政府干预、单个劳动关系协调、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等所构成,其中,集体劳动关系协调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是存在于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之间的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政府干预与单个劳动关系协调既直接互动,又通过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而间接互动。我国现行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在整体上是一种“强资本与弱劳动+强政府与弱社会”的残缺结构,并且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存在不足。为此,应当加强社会中间层协调机制,并优化政府干预和单个劳动关系协调,从而在整体上推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强资本与弱劳动+有限政府与强社会”的结构。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整体推进
作者简介:
王全兴: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天长:
湖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福建警官学院副教授
相关报告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我国劳动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性别、阶级与城乡重合的身份和社会流动——以小型餐饮业为例的研究
2003年:新一轮结构调整下的劳动关系
地方工会“借力”运作的过程、条件及局限
从“国家主导”到多元推动——集体协商的新趋势及其类型学
论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协调中的地位
我国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转向分析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和谐社会与工会作为
文章目录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基本框架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多维性取决于企业的本质和劳动关系的外部性
(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基本框架的简要描述
(三)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部门法结构
我国现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处在不成熟阶段
(一)整体结构的不足
(二)政府干预的不足
(三)集体劳动关系协调的不足
(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不足
(五)单个劳动关系协调的不足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走向
(一)整体结构的走向
(二)政府干预的走向
(三)集体劳动关系协调的走向
(四)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走向
(五)单个劳动关系协调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