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人事管理

作者:
丁晶晶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3909字
所属图书:
分类改革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事业单位约814716家,多分布在教育、卫生、科技领域,是专业技术人才最为集中的组织类型。近些年事业单位发展迅猛且涉及行业众多,对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11年3月以来,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11个配套文件,将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和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随着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的全面展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然要求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在分类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如何深入推进,面临着一系列需要探索的重大课题,如在人员招聘、岗位设置与管理、聘用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和编外人员管理等方面如何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分类管理的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分类改革

作者简介:

丁晶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战略、社会治理等。近年来围绕事业单位改革主持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软科学基金项目、人社部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受多部门委托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等研究,为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管理咨询与最优工作方案制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自2014年起连续参与《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分的编写工作。出版专著《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规范研究》,参与编写《面对“坎”:社会创业实战理论参考》《美国非营利组织》等。

文章目录
事业单位性质与功能定位
  • (一)事业单位内涵演变中人事制度的策略性调整
  • (二)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对人事制度的影响
  • (三)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对人事制度的引领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 (一)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基本情况
  • (二)事业单位分类的基本原则
  • (三)事业单位分类对人事制度的影响
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制度改革
  • (一)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取消编制的认识误区
  • (三)完善事业单位编制制度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