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作者:
丁晶晶
出版日期:
2019年11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2046字
所属图书:
分类改革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搞活机制为核心目标,通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提升事业单位的活力。特别是2007年以来,根据国家统一制度规范,我国85%的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特别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已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的基本薪酬分配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将岗位职责、人员绩效与薪酬分配相结合,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职业行为方式。研究国外公共机构绩效工资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理论渊源、制度沿革和实践做法,有助于建立符合事业单位自身职能定位、绩效特点与发展要求的绩效工资制度,并提出实施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人事管理

作者简介:

丁晶晶: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事业单位管理研究室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事业单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战略、社会治理等。近年来围绕事业单位改革主持并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软科学基金项目、人社部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受多部门委托进行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等研究,为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管理咨询与最优工作方案制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自2014年起连续参与《中国人力资源发展报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部分的编写工作。出版专著《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规范研究》,参与编写《面对“坎”:社会创业实战理论参考》《美国非营利组织》等。

文章目录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背景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制度沿革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主要特征
  • (一)以岗位设置为前提
  • (二)实行多系列岗位工资
  • (三)绩效工资成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绩效工资实行总额核定
  • (五)绩效工资分配形式多样化
  • (六)绩效工资依据考核确定并普遍适用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设计要点
  • (一)公共部门绩效工资制度的产生背景
  • (二)绩效工资的内涵
  • (三)绩效工资的政策目标和适用对象
  • (四)绩效工资的形式
  • (五)绩效工资占工资的比例
  • (六)绩效工资标准的确定依据
  • (七)绩效工资经费来源
  • (八)绩效工资配额制和强制分布法
  • (九)绩效工资成本
  • (十)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