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力量多元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深圳市坪山区探索劳动争议预防调解新模式

作者:
杨洲杰 张翠红
出版日期:
2019年6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262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重要方式,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调解来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把纷争解决在萌芽状态,有利于修复双方的对抗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双方当事人的对抗性,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在劳动争议调解方面,坪山区勇于探索,在全市率先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劳动争议调解,搭建“区—区域”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平台,培养专业化劳动争议调解员,推进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构建了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新模式。

关键词:

社会力量劳动争议全流程调解

作者简介:

杨洲杰:深圳市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局长,研究方向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张翠红: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副局长,研究方向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文章目录
坪山区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的基础
  • (一)政策基础
  • (二)社会组织基础
  • (三)业务探索基础扎实
社会力量工作定位和原则——坪山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实例分析
  • (一)党建引领,确保方向一致
  • (二)调解优先,确保案结事了
  • (三)和谐为本,确保共建共治
社会力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的坪山实践做法
  •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服务制度
  • (二)搭建调解平台,分类推进调解组织建设
  • (三)培养专业队伍,强化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 (四)注重专业引领,提供劳动争议全流程调解服务
  • (五)实行全面覆盖,填补小微企业调解空白
  • (六)实施多元监管,保障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工作成效
  • (一)劳动争议源头治理有益探索
  • (二)劳动仲裁效能提升有益补充
  • (三)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鲜活基层案例
当前存在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 (一)强化党的建设,发挥党对社会组织政治引领
  • (二)提升培育力度,构建完善立体层级
  • (三)加强主体赋能,注重人才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