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从中国发展起来的时候,很多国内学者已经开始思考本土现有的基层组织(包括官方半官方和非官方)如何结合社会工作的发展,成为专业社会工作的组成部分。妇联作为一个面向妇女的 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组织,也成为学者们讨论和关注的对象。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莫文秀曾指出:“妇联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年来,妇联在城市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家庭文明活动’以及女性识字工程和科学素质工程都是社会工作的一些部分内容……社会发展对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课题,那么我们整个妇联工作要适应这个新的形势,就需要有适应新形势的社会工作理论作指导”(莫文秀,1999)。刘梦也这样认为:妇联是一个政府指导的本土化的向妇女提供服务的机构,现存的妇女工作在某些程度上具有专业社会工作的特点,因为,两者都具有助人的性质。由于经济改革带来的社会变革,妇联已无法满足广大妇女的要求,很多人开始批评妇联,并对妇联有一些负面的看法,因此我们希望妇联工作能够走向专业社会工作的道路,成为中国本土化的一个尝试。她们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为妇联工作带来了希望和挑战,譬如可以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使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原则和方法等能够成功地和妇女发展与维权工作结合起来,在妇女工作专业化的过程中,妇联可以扮演为妇女提供社会服务的角色等等(刘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