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社区矫正研究报告

作者:
张荆
出版日期:
2013年4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1590字
所属图书:
201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摘要:
本研究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课题组在多年调研基础上撰写完成。本报告系统阐述了北京社区矫正的发展历程、现状、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总结和归纳了“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基本理念和特色,分析了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问题点,提出了变革观念、探索社区矫正自身规律、调动民间参与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北京社区矫正的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管理体制社区矫正模式基本理念民间参与

作者简介:

张荆:男,北京市海淀区人,日本一桥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律系教授、主任,北京工业大学法学教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学科部副主任、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学、法社会学、刑事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成果:《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犯罪》、《国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合著)、《国际化背景下的首都人才机制研究》(执行主编)、《在日外国人犯罪》(日文版)、《金色的忧虑》(合著)等著作。2005年1月《在日外国人犯罪》一书荣获第六届日本菊田犯罪学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区矫正制度建设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区矫正模式研究”、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北京市高校近五年来引进人才的使用情况的社会学研究”、“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等。

文章目录
·北京社区矫正的发展与现状
“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理念与制度建设
  • (一)“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基本理念
  • (二)“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组织结构
  • (三)“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管理流程
  • (四)“阳光中途之家”建设
“北京社区矫正模式”主要特色
  • (一)维稳理念下严格管理
  • (二)监狱干警全程参与社区矫正管理
  • (三)“40、50”协管员的社区矫正参与
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问题点及改进建议
  • (一)理念的变革
  • (二)复制监狱矫治与自身规律探索
  • (三)民间的低参与率与社会组织培育
  • (四)强化“阳光中途之家”的救助功能
  • (五)全面推进北京社区矫正模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