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汉语的功能转型、语言学习与内地办学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10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31628字
所属图书:
历史演进中的中国民族话语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84年国家创办了“内地西藏班”,此后每年通过这一项目招收西藏自治区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城市完成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业,利用内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条件,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被培养成建设新西藏的人才骨干队伍。2000年,国家开始为新疆学生创办“内地高中班”,学生毕业后升入内地大学。这些教育机制在办学模式中可归类于“异地办学”。“内地班”教育项目是中央政府为西部地区培养社会发展建设人才的国家级人才工程和战略性举措,各级政府对这些教育项目进行了巨大财政投入。到2015年,内地西藏班累计毕业3万余人内地西藏班举办30年来,至2015年累计为西藏培养经济社会建设人才32116人,其中培养大学毕业生15159人,中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4840人,中等专科学校毕业生6870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5247人(http://www.gov.cn/xinwen/2015-05/30/content_2870828.htm)。,内地新疆高中班累计招生8万多人,这些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和新疆,对当地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
  • 1.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水准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 2.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的差距
  • 3.评价人口素质和人才队伍的主要指标
社会生活和教育机制中的语言工具与知识体系
  • 1.语言功能的二重性
  • 2.知识体系的多样性和彼此相遇后的竞争态势
  • 3.知识体系与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 4.一个知识体系经过系统翻译出版可以有新的语言载体
汉语文的历史演变和功能转型
  • 1.汉语文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脱胎转型”
  • 2.在中国,汉文出版物已成为难以替代的现代知识体系的载体
  • 3.中国现实社会中各种语言文字提供的学习功能状况
  • 4.不同文字出版物提供知识体系内容的比较
语言学习与内地办学
  • 1.中国历史上的语言学习和内地办学
  • 2.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内地办学与人才培养
  • 3.国外的“异地办学”模式
  • 4.中国以西藏和新疆学生为对象的“内地办学”
  • 5.中国的“内地办学”与西方殖民者开办学校的差别
  • 6.中国以少数民族学生为对象的多种办学模式
讨论
  • 1.必须从长远发展眼光认识“双语教育”项目
  • 2.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与汉语学习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思路
  • 3.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真正纳入主流社会
  • 4.通过“内地办学”和交流培训推动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
  • 5.实施激励政策稳定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
  • 6.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应跳出传统思维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