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儿童福利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教育扶贫的理念、实践与政策展望

作者:
王小林 冯贺霞
出版日期:
2022年6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6858字
所属图书:
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20年后,中国扶贫工作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本文首先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视角梳理了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理念。其次,回顾了中国的教育扶贫战略及不同阶段教育扶贫政策和其特征。再次,通过国内教育扶贫的纵向比较和横向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国教育扶贫政策取得的成效,总结出中国教育扶贫的主要经验。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缩小发展差距提出教育帮扶政策展望。

关键词:

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制度教育扶贫

作者简介:

王小林: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复旦大学)合作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国务院扶贫办信息中心副主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处处长,牛津大学国际发展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国际发展、未来产业、六次产业、东西部(扶贫)协作。代表作: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Theory and Methodology,Springer Nature,2022。

冯贺霞:北京师范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高端智库国家数字健康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贫困与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健康。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发展与幸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

文章目录
·引言
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扶贫理论
  • (一)可行能力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生命周期理论
中国教育扶贫战略回顾及转变
  • (一)中国教育扶贫政策
  • (二)教育扶贫政策的转变
中国教育扶贫的现实考量
  • (一)教育扶贫成效
  • (二)教育扶贫对我国大规模消除绝对贫困起到核心作用
  • (三)中国教育扶贫实践经验
·儿童福利发展战略和缓解相对贫困的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