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

作者:
杜智涛 罗湘莹
出版日期:
2020年9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57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数字化生活方式形塑并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认知和态度。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态度形成的主要媒介,互联网表达的多元化也拓展了未成年人的认知领域。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认知与态度形成也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如互联网影响了未成年人专注力养成和认知深度的形成、挤占未成年人学习时间并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针对这些问题,应多方联动、协同治理,形成由法律约束、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学校引导、家庭保障各方联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

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态度

作者简介:

杜智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与新媒体。

罗湘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文章目录
基本状况与主要特征
  • (一)互联网成为未成年人认知与态度形成的主要媒介
  • (二)互联网表达的多元化拓展了未成年人的认知领域
  • (三)互联网对未成年人认知的双向作用:“信息沟”弥合与“知识沟”加剧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互联网富媒体表达影响未成年人专注力的养成
  • (二)互联网“浅阅读”影响未成年人的认知深度
  • (三)互联网的过度使用挤占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时间
  • (四)网络沉迷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化过程
  • (五)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对策建议
  • (一)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立法,构筑网络防护墙
  • (二)落实互联网企业责任,加强平台监管
  • (三)构建适宜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