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客观地认识未成年人对于互联网的运用

作者:
沈杰 陈晶环
出版日期:
2010年6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601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09~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在中国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于2006 年、2007 年和2009 年对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状况进行的专题调研, 以及对父母和教师的调查, 深入探讨如何为未成年人建设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

作者简介:

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表独著论文69篇,独立和合作著译12部,主编和合作研究报告23部。发表的著述成果中,13项获国家级学会或省部级奖,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58篇文章。近年主要著述有:《青年对社会变迁的反应: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社会心理的变迁》(独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发展状况研究》(主编)、《青年世界的社会学洞见》(独著)。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年发展、青年社会心理。

陈晶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基本现状
  • (一)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行为的总体特征
  • (二)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功能的情况
  • (三)未成年人、父母对使用互联网的看法
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特征与问题
  • 1.不同类型未成年人之间的上网状况差异较大
  • 2.未成年人以娱乐为目的的上网行为日益增多
  • 3.未成年人对自己的专门网站缺乏了解
  • 4.较差的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具有较大负面影响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运用互联网的建议
  • 1.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
  • 2.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各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
  • 3.在工作机制层面上,应该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体制
  • 4.在社会伦理层面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伦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