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及态度

作者:
牛天 李蓟昭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36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未成年人将互联网看作辅助学习、放松娱乐的工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对积极的态度,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第九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2017)”和前八次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上网以放松休息为主,“被动”式获取信息为辅,他们对于上网信息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未成年人易于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和家长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本文建议提高网民信息素养,构建互联网思维和现实空间的联系;注重校园网站的内容建设,优化网络教育功能;完善网络法规,建立网络分级制度等。

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与态度

作者简介:

牛天: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青年职业、新媒体与青年发展。

李蓟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分析研究员。

文章目录
·前言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情况
  • (一)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以放松休息为主,以“被动”式获取信息为辅
  • (二)未成年人上网渠道选择倾向:以学校网站、知名网站为主,社交媒体不显著
  • (三)未成年人上网触及的内容及甄别能力分析
影响未成年人认识和使用网络的因素分析
  • (一)未成年人认为家长对自己上网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和管理
  • (二)未成年人和父母形成了较好的互动
  • (三)未成年人对家长上网普遍好评
思考与建议
  • (一)家长:提高信息素养,构建互联网思维和现实空间的联系
  • (二)学校:注重校园网站的内容建设,优化网络教育功能
  •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构建和完善网络法规,建立网络分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