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研究

作者:
孙晓峰 宋伟琦
出版日期:
2011年3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596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当前,北京学前教育出现的公办园难进、民办园收费高、非法办园等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现行学前教育办学体制保障乏力,政府相应职责存在缺陷,不能适应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动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把学前教育作为政府公共教育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切实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完善政策,建立与首都地位相适应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

关键词:

改革学前教育办学体制

作者简介:

孙晓峰:孙晓峰,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教科文卫处处长,副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科技等领域政策研究

宋伟琦:宋伟琦,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教科文卫处主任科员,管理学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科技等领域政策研究。

文章目录
·引言
北京市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的基本情况
  • (一)公办园
  • (二)机关事业园
  • (三)集体办园
  • (四)民办园
当前办学体制下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供需矛盾凸显,配置不均衡
  • (二)民办园规范管理不够,收费偏高
  • (三)机关事业园和集体办园严重萎缩,发展后劲不足
  • (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以保障,非法办园问题突出
当前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性缺乏足够认识,影响政府职能发挥
  • (二)办学体制总体思路设计出现偏差,举办责任履行不足
  • (三)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投入责任缺位
  • (四)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宏观管理职能发挥不到位
对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思路的探讨
  • 1.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向“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转变
  • 2.学前教育的办学责任,从“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向“以政府为主体”转变
  • 3.政府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从“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向“提供基本保障”转变
  • 4.学前教育财政保障体制和方式,从公办园及机关事业园向多类投资主体办园普惠转变
  • 5.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从注重业务管理向营造良好环境转变
学前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统筹规划与宏观管理
  • (二)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责任
  • (三)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 (四)多种途径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 (五)以公办园为主体,大力促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 (六)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收费政策
  • (七)落实民办教育相关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民办园发展
  • (八)逐步整顿规范非法办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