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探索建立最低工资评估体系

作者:
狄煌 王霞 孙玉梅 胡宗万 贾东岚
出版日期:
2014年8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50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
摘要:

本报告主要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最低工资影响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综述,以及实施最低工资政策历史较长或机制较成熟国家或地区最低工资评估实践资料,结合我国各地最低工资评估探索情况,探索建立适合我国的最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基本结论如下:①目前有必要也有条件尽快建立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最低工资标准评估机制;②最低工资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提出更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完善调整机制。③建议最低工资评估体系的建立应以从多方协作的角度设立的国家、地方层面最低工资委员会作为评估主体,并从最低工资实施效果和影响两方面进行分类指标评估。其中,影响指标从劳动者、社会、企业三方面进行评估。

关键词:

最低工资评估最低工资实施的效果最低工资影响

作者简介:

狄煌:现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三室主任。在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工成本管控等方面从事研究、咨询和培训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向政府提供了许多研究报告,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改革方案,发表了大量专业文章,出版过《工资收入你我他》《人工成本与邯钢经验》等著作。

王霞: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一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理事。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劳动经济专业,于2005~2007年获IMF全额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国际大学学习发展经济学,2010年作为日本政策研究院大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劳动工资研究工作,历时五年全程参与企业薪酬试调查工作,是连续三期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工资报告》的指定译者。在工资宏观调控政策、最低工资制度、劳动关系协调政策等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著述达百万字。近期从事的研究项目有: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测度方法与规范研究、最低工资调整和评估方法研究、健全我国工资宏观调控机制研究、促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研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研究、“两个比重”问题研究、行业分配关系研究等。组织参与的企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有五十余项。

孙玉梅: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三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工资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

胡宗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一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资收入分配、劳动关系政策。

贾东岚: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薪酬研究室副研究员,毕业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2009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内外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工资收入分配和劳动关系。长期跟踪国外工资收入问题研究,作为课题主持人,参加了多项课题,其中包括“国外最低工资调整新情况、新趋势研究”“国外最低工资研究”“探索建立最低工资评估体系框架研究”“部分地区最低工资评估研究”“发达国家工资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国外生活工资理论及政策研究”“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例关系研究”等课题,并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过《国外最低工资》专著。

文章目录
·国内外有关最低工资影响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各地最低工资评估现状
  • (一)评估成果及结论
  • (二)各地对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的建议
国外及我国香港地区最低工资评估实践
  • (一)选定国家、地区最低工资政策基本概况
  • (二)选定国家、地区最低工资评估实践及比较
  • (三)对我国的启示
探索建立我国最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
  • (一)建立最低工资评估框架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评估体系建立
框架体系中选定指标的试评估
  • (一)最低工资是否基本保障了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活?
  • (二)最低工资在低收入劳动者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程度
  • (三)最低工资实际值变动情况
  • (四)最低工资执行率
  • (五)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
  • (六)最低工资对工资收入的影响
逐步实施最低工资评估机制的相关建议
  • (一)国家和地方均成立最低工资委员会,突出多方协商机制
  • (二)逐步建立最低工资评估体系,经历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到地方层面评估实践反馈的过程
  • (三)逐步统一最低工资计算口径,为综合评估提供条件
  • (四)逐步改善相关数据质量,提高评估数据真实性、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