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德社会中的诚信宣传与培育比较

作者:
向征
出版日期:
2024年2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8909字
所属图书:
构筑信任之基:诚信教育的中德比较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社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同样承载着重要的诚信教育职能。中国人讲求社会环境的教育意义,重视社会宣传教育对社会成员价值观的持续和持久影响。德国人认为,“打开教育的道路,创造和维护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项目,提供人力和物质资源,设置强制性的教育目标,是地方、州和联邦政府、商业机构及社会组织都应当承担的责任”。这种相同的认识决定了两国都致力于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注重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宣传与培育工作。本文通过诚信荣辱意识的建议、社会诚信维护的参与意识两个方面对中德社会中的诚信宣传与培育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

诚信荣辱意识社会诚信维护诚信宣传与培育比较

作者简介:

向征:向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共青团中央“青马工程”理论导师。曾受资助游学欧洲,从事社会伦理学研究,爱好寻访东西人文、自然之异同。近年来对信任问题尤为关注,常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思考探求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释解信任之缘起及其历史变迁。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文章30余篇。

文章目录
诚信荣辱意识的建设与比较
  • (一)诚信荣辱意识的教育作用
  • (二)中国文化中的诚信荣辱意识与其当代境遇
  • (三)德国文化中的诚信荣辱意识与其当代境遇
社会诚信维护的参与意识比较
  • (一)参与意识在社会诚信维护中的作用
  • (二)中国民众参与诚信维护的现实图景
  • (三)德国民众参与诚信维护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