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十年来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及态度变化趋势

作者:
陈晶环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583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通过梳理2006年至2017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的数据,本文从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网络运用利弊、专门网站的建设需求、对父母态度的认知以及父母的指导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认知及态度的演变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不良信息源、对不良信息的认知、模仿行为、网络语言的使用,以及父母技术认知等方面探讨了未成年人在网络认知与态度上存在的问题。未成年人认知问题产生于宏观背景下信息化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引导,以及微观层面的网络不良信息的转型和技术遮蔽。应该增加线下互动,强化学校与父母的社会化主体作用;满足未成年人阅读需求,发挥纸质书籍的影响力;增加对未成年人主流网站趣味性学习内容的开发。

关键词:

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与态度

作者简介:

陈晶环: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认知的总体特征
  • (一)未成年人以放松休息与完成作业为上网目的趋势增强(2010~2017年)
  • (二)未成年人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先升后降(2006~2010年),对主流媒体信息的信任趋势增强(2011~2017年)
  • (三)未成年人对互联网整体持肯定态度的趋势增强(2006~2017年)
  • (四)未成年人对专门网站的建设需求增加(2010~2012年),并对专门网站的在线课程学习与辅导的需求增加(2010~2017年)
  • (五)父母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有所规定的趋势增强,农村父母比城市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更严格的规定(2010~2017年)
未成年人关于网络认知与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问题
  • (二)原因
思考与建议
  • (一)增加线下互动,强化学校与父母的社会化主体作用
  • (二)满足未成年人阅读需求,发挥纸质书刊的影响力
  • (三)建立未成年人的分级专门网站,加强对未成年人主流网站趣味性学习内容的开发
  • (四)完善相关法规,控制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